本周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看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孔子篇。尽管我们学习了《论语》十二章,熟读成诵,深受启发,但当我们跟着节目穿越时空,拜见先贤时,我还是被感染,被震撼了。
为传播大道,夫子挨饿,受冻,狼狈流浪,被拒门外,似乎命运总在跟他开着玩笑。而这些坎坷经历放在史书中或许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我也不由得感慨起来——史书很小,小到仅仅百页内容;但史书又很大,它装下了华夏血脉上下五千年的精彩过往。那些史书上一笔带过的话,便可能包含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便可能包含了一个人甚至一代人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
从古到今,历史像是一个淡漠的记录官,录下这个世界舞台上曾经出现过的人与事,留下的也是冰冷的文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这看似冰冷的文字里体悟先贤们热血澎湃的激情与淡雅高洁的志趣,以及令人心折的气度和宏伟远大的理想。先贤们辉煌的事迹与超时代的智慧闪耀在华夏的星空,辉映出动人心魄的魅力,纵使历经岁月长河的久久的冲刷,依然熠熠生辉。历史因此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组成,而是变得鲜活且厚重深沉。
我喜欢历史。当老师讲述先人的作为时,当我通过文字体悟先人的作为时,我恍若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倾听古圣先贤的超级语录,欣赏他们的所做之事。现代的思维方式常常与古代的智慧思想擦出绚丽的火花,这其中的美妙滋味常令我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我喜欢先秦时代。从人们对黑夜中猛兽的恐惧,到燃起第一份焰火的兴奋,再到部落的产生与建立,再到夏商周相继屹立于神州大地,这些无不令人浮想联翩。轩辕与蚩尤决战,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这些故事,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有的令我心生向往。指南车出现了,华丽的宫殿群出现了,古雅高妙的音乐出现了,这些事物总是令我不由得对古人心生敬佩。
我喜欢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铁农具出现,生产爆炸,礼乐崩坏,天下纷乱,诸子百家争鸣,极尽繁华。这注定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却又注定是一个思想璀璨的黄金盛世。在诸侯急需变法图强的黄金时代,特殊的时机令华夏大地的思想学说遍地开花,并激烈碰撞交融。孔子尚“仁”,亦尚“有教无类”,门下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墨家崇尚“兼爱”“非攻”;韩非子提倡“以法治国”;阴阳家漫说五行理论。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恰如群星闪耀,成就了华夏文化的骄傲与底气,更成就了华夏民族精神传承的文化脊梁。
我还喜欢秦之后的汉赋歌舞,大唐的诗文与盛世繁华,大宋的词章与富饶,明清的小说与辽阔。虽然清末的愚蠢和腐败令人憎恶,但不可否认其漫长历史中的文化传承根脉依然。
历史像是一座桥梁,桥的这头是我们,桥的那头是先祖,历史学家则是桥梁上的追梦者,不停地拉近我们与先祖的距离,让我们看清先祖沧桑的面貌和饱含智慧的眼,让我们永世不忘是谁把我们推到如此幸福的境地。
总有人大谈文科无用论,却不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道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诸般语录数千年来浸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傲骨,激起一代代仁人志士内心的热血,佑我中华。
语文,不仅塑造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更能于细微处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好。而历史,在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创立以来就已经注定是一个终身伴随人类左右的学科啊!熟读史书,塑造着你对世界与人性的丰富认知。历史的深厚土壤存续着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源。一个没有历史底蕴的民族或国家,一个不再对自己历史感兴趣的民族或国家,终将是一盘散沙,无根浮萍。
穿越典籍,诸子复活,拜见先贤,大道广阔。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有所仰望,我已被激活。当我再读史书上一笔带过的话,或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时,我知道,那不再是简单的话语,而是一生一世传承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