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二十世纪末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于是,人类开始了互联网时代的大门。而互联网也展示出了他那神奇的本领,从此人类大可不必出门购物,只要有一部手机和WiFi便可足不出户,在网上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可谓十分便利。
另外,有了互联网,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无论相隔多远,都可以聊天,还可以视频和语音。不仅这些,互联网还可以使我们在网上阅读,不需要再跑到书店,况且书店中的书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网上有海量的书籍任自己选择。
互联网这么好,难道就没有缺点吗?答案是必然的,任何事物有利也有弊,而说起互联网的弊端,不免要说到一个大家都十分耳熟的词语——“碎片化”
“碎片化”一词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现指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这是“碎片化”的概念,那么碎片化到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举个例子:几十年前,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一般是: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十个字便可以表现清楚。而现在,你可能会说,早上几点,做什么事。中午做什么事,晚上做什么事。这便是区别。
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这就是碎片化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常见于学生与上班族,比如我,学生周一到周五的生活基本一致:早上六点钟起床,背书,晚上做作业,做辅导书,看书,预习,复习……
总之,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人仿佛机器,不断的运作,将生活的内容不断的分割成一小块,然后完成任务。但当人们完成任务时,人却莫名的感觉空虚,不知道干些什么,于是便有了“碎片化的互联网生活”这一说法。
如果说人只是在忙碌的时候过着碎片化的生活,这不足为奇,也不会夸张的出现上述有关词语。而造成人的话僧活碎片化的万恶根源便是信息社会。
如果我问你,你在你的手机上干些什么,概括出来。你会眉头紧锁,略微思索片刻,然后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得跟我说:“我在网上聊天、购物、阅读、玩游戏……”没错,这很难概括,因为我们可以在网上做太多事情了,这也是碎片化。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早晨在你正专心致志的读书的时候,手机突然亮屏了,原来是好友给你发了条消息,于是你就去回复了一下他,然后发现群里也在聊天,就又去在群里说话,这时,好友动态刷新了,便去逛空间,评论点赞,刷完动态,发现屏幕上出现刚刚发生的新闻,你又点开新闻,去浏览了。
最后,当你觉得疲惫的时候,你才发现夕阳已经快落山了,而你还没有读完几页书,才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事实上,当今社会,碎片化的阅读已经替代了纸质阅读,便捷的同时,也有着一些弊端,为什么呢?首先,碎片化阅读只能看到事物的浅层甚至更少,而无法揣摩事件的深层含义,其次,网上阅读很难集中注意力,比如在阅读一本书,却被突然跳出的信息所吸引,这会导致读书的效率以及时间的浪费。最后,阅读电子产品时间过长会导致视力下降。
文章到了结尾,我想说,自从有了互联网,说是把人与人给连在了一起,事实上却导致了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近几年,网上还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便是我坐在你旁边,而你却在玩手机。而人与人的聊天也再无情感,只满足于快捷而没有情感的文字中。当今,人与人聊天变得麻木,因为看不见对方,你也不会有表情,就仿佛木偶般,仔细回想一下,文字聊天的时候,你笑过几次?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人就像一个不断接受信息的机器,以此浪费美好的光阴在虚拟的事物上,因此,互联网虽便捷,但它并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充实感与快乐!人们不能一度沉迷在碎片化的时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