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果承认教育是活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有的儿童天资很高,他的需要力就大些;有的儿童天资很钝,他的需要力就小些。我们教育儿童,就能按他们的需要的力量若何,不能拉得一样。”
这是陶行知在《活的教育》一文的一段话。
读到这段话,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因材施教,教育要因人而异。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加以教育。
我想到,“因材施教”千年之前就已经提出来,但至今仍未得到解决,恐怕今后一段时间也不可能解决。为什么?很简单,我国人口众多,学校班额大,一般一个班级都在五六十人。这样的大班额,做到因材施教,只能是停留在纸上,嘴上说说而已,要落实到实际就是天方夜谭。只是其一。
另外,在目前没有好的办法的前提下,高考仍是相对公平的原则。只要有考试在,就很难做到根据儿童的需要进行教育。一切是分数说了算,至于学生的喜好、情感、价值观等只能靠边站。
再有根据儿童的需要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高。首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其次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方法。光这一点,教师恐怕难以做到。
但,不管如何,当下教育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有很多的老师在努力地践行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
其实,如果教师少一些功利,把分数看淡一些,也许容易做到些。因为儿童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自然人与人之间也就不一样,有聪明的,也有迟钝的;有可爱的,也有顽皮的。因此,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方法解决。必须根据他们的力量,量力而行。就如吃饭,有的人饭量大一些,他能吃五六碗,有的人饭量小一些,他只能吃一两碗。对于他们只能根据需要吃饭,如果我们规定了都要吃五六碗,饭量小的,自然会吃坏身体。
知道了这些,教师就没有必要统一要求,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弄得自己心力交瘁,学生却苦不堪言。特别是我们做基础教育的,更应尊重儿童的特点,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也许“在我们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顿;在我们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们的恶语之中,可能就有爱迪生。”不要两眼总是盯着那点分数,眼界要高远,儿童是不断变化的,也许我们眼中的问题生,到了中学、甚至大学,或者走上社会成了有用之材。一切没有定数,教师要做的就是尽量发现的长处,引导、促使他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