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作文网 > 体裁作文 > 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8篇)

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8篇)

朱欣阳

篇一: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

吹玻璃

玻璃透明而纯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玻璃制成的玻璃门、玻璃窗、玻璃杯……而我今天讲得是一件传统手工艺品——吹玻璃。

在河坊街的路中间,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就是一排由传统手工艺人设立的传统手工艺品摊位。我和妈妈一路走着,突然停下了脚步,被这个叫吹玻璃的摊位吸引住了。他的摊位上摆放着许多惟妙惟肖的工艺品,有动物、乐器、水果等。

他的工作台很简单,是一张铺着红色台布的长方形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块光滑的钢板,钢板上焊着一把“火枪”,里面的温度大约1200多度,会喷出一束火红的火焰。工作台的边上还放着几把工钳。只见师傅戴着墨镜,手上拿着两根玻璃管,准备做一只公鸡。首先用一根玻璃管在火枪上拉出一个小泡,然后另一根也放置火枪上,再不停地拉伸玻璃管来回滚动处理,等差不多拉卷出所需要的造型,接着用工钳修整玻璃管,使造型更加逼真。你看,公鸡的尾巴呈现了出来。随后,师傅又用同样的方法先后做出了公鸡的身体、脚、头、鸡冠。差不多20分钟,像变魔术一样,一只栩栩如生的公鸡就大功告成了。

这位吹玻璃的手工艺人是来自江苏盐城的蔡志官师傅。他来杭州河坊街已经14年了,他的手工作品,上过电视、报纸,他是个有名的“艺人”!

一根玻璃管经过火中一番吹拉,就变成了一件晶莹剔透的艺术品。真心佩服手工艺人凭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带来的艺术,为我国的手工艺品感到骄傲!

张庭豪

篇二: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

精湛的技艺

棕编

踏着好奇的步子,寻找杭州的传统文化。周六,我们寻寻觅觅,来到了杭州特色文化街--河坊街,我想:河坊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恨不得一步就到河坊街。

迈着步伐,穿过红绿灯……车水马龙的河坊街就在我们面前,有商人的叫卖声,有众人在说话的声音,还有商人叫众人拿东西的声音,“嗨,你的烧饼别忘拿了哦”。

大约走了100米左右,我们来到了一家用粽叶编成的小动物小木屋,那些棕编小动物非常精致,每一个小动物都活灵活现,大小不一,让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忽然,我盯上了一只小蝎子,这只小蝎子逼真可爱,大约我手掌心一般大,眼睛黑乎乎的,脑袋圆圆的,尾巴微微上翘,我上前仔细询问了一下:“您好,请问您这只蝎子多少元,怎样称呼您?”他坐在小木屋里,微微抬头笑着对我们说:“我姓王,在这里已经二十多年了,这只蝎子给你30元吧。”王爷爷继续给我们讲道:“我十五岁开始赶庙会摆摊卖棕编,做了近30年生意了,在这里不仅吸引国内游客,同时也非常受外国买家,最大腕的就是霍金,中国人越觉得不起眼的民间手艺,外国人就很好奇……”说着说着,王爷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听了王爷爷一番话,让我对民间手艺的兴趣感越发浓厚了。同时也联想到我外公也是竹编手艺人,老家一带有名的竹匠,说起来我还是匠人后代呢!付完30元钱,我们和王爷爷告别,并答应王爷爷好好保存这个小蝎子。走了20米左右,我回头望着王爷爷,他用他熟悉的棕编艺术编制着下一个艺术品……

在河坊街这条历史悠久的街上,类似这样的工艺还有很多很多,如:泥人塑像、玻璃吹气……数不胜数,是寻找传统文化的好去处,让我们下次再打开她吧!

洪睿霖

篇三: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

糖画

风和日丽的星期天下午,妈妈带我来到了熙熙攘攘的河坊街。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各种各样的美食那么好看那么好吃,但是都引不起我的注意。我最喜欢的是那又好玩又好看又好吃的糖画。

糖画转盘指向“兔子”,还没让我想起兔子长什么样,糖画已经画好了:先从耳朵到头再到身体,然后到腿,最后是尾巴,在头上轻轻一点成眼睛。这只小兔子好像立即要跳出操作台,要逃走啦!幸亏画糖画老爷爷用竹签把它扣住了。我接过糖画“兔子”,对着阳光一照,多么晶莹剔透,活灵活现。我已经眼馋嘴也馋,一口咬下去是那么的甜。

糖画爷爷告诉我:糖画起源于明代宫廷,人们用模具印制唐狮、糖虎等用来祭祀,后来传入民间,变成了糖画。四川是糖画最盛行的地方,成都糖画将工艺和美食巧妙融合,受到到各年龄段人们尤其是小孩的喜爱,“观之若画,食之有味”。

糖画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童年,带给大家美好的想象,而且将民俗文化之美深深印刻在我们孩子们的心里。愿糖画“甜的艺术”能传承下去,不要成为那些“遗失的美好”。

连子瑞

篇四: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

越王城遗址公园

越王城遗址公园在湘湖边越王山山顶,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屯兵抗吴的军事城堡。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座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城堡遗址吧。

我们现在来到了城山广场,正前方就是点将台,也是越王城的正门,城门是由许多大石块建造而成,门上写着“越王城山”四个大字。左边有一个高大的瞭望塔,上面还留着旧时的战鼓,四周长满了茂盛的常青藤;走进城门,右边一个清澈的小水池,山上的泉水叮叮咚咚的流进水池里,常年不断。

沿着小路往上走,到了半山腰,我们可以在古亭休息片刻,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来来往往的游船在湖面上荡出一条条白色的波纹。踩着石阶向上走,不久便到了山顶。穿过马门,迎面就是洗马池,三匹高大的石头骏马弯着腰在池边饮水,旁边的放生池边上一棵长满青苔的歪脖子老树,仿佛在等着它的亲人归来。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很多老建筑,钟楼是原城山寺的配套建筑,曾是清乾隆嘉庆年间“湘湖八景”之一的越城晚钟。越王祠里放着古越国三杰的雕像,分别是:句践,文种和范蠡。墙上还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雕画,如:西施别越,卧薪尝胆等。

穿过祠堂后的小径,一眼泉水静静的淌着,名叫“佛眼泉”,此泉旱年不枯,终年流淌,泉水冬暖夏凉,入口甘甜。

这是一座穿越了千年的古城,也是让我们了解历史的老师。

朱欣阳

篇五: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

中国民间手艺

糖画

因为我要观察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妈妈带我来到了杭州的历史街——河坊街。制作糖画需要的材料有金属板、铲子、勺子,如果没有这几样东西,那么你什么也做不了。

首先,做糖画必须有糖浆,糖浆是由麦芽糖、白糖、蜂蜜这三种物质制作而成的。想要把它们熬好,必须要熬一个小时左右,还要把糖浆熬到稠为止。如果你把这三种物料中的其中一种换掉,那么做出来的糖画的味道就不是原来糖画的味道了。

接下来,画糖画的伯伯开始画了,我选了一只兔子图形的,因为我属兔呀!伯伯画糖画的技术很好,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重一会儿轻,伯伯做糖画还非常快,当他在做眼睛的时候他停了一会儿,为了把眼睛做好,伯伯必须用精湛的技术。

伯伯把糖画画好了,就拿出一根竹签,把竹签定在糖画上,就这样一个糖画制作好了。

伯伯把糖画递给我,我看见了一只可爱,活灵活现的小兔子。

我先让妈妈吃了一口,然后我也吃了一口,我刚吃下去就说:“糖画真好吃呀!”接着,我又说“糖画虽然好吃,但做起来真不容易啊!”

我希望这些传统文化可以继续流传下去,因为现在会做这些传统手艺的人不多了。伯伯听我说完,也接着说道:“是啊,现在会做传统手艺的人真的不多了!”

潘雨彤

篇六: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

航木雕归

中国有四大木雕工艺,分别是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和潮州木雕,其中最著名的东阳木雕就来自于我们浙江。今天我想和大家说说东阳木雕的代表作品《航归》。

《航归》作者陆光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艺40年,涉及各种题材的艺术珍品400多件问世。《航归》是1997香港回归时,浙江省政府委托陆光正大师雕刻,作为贺礼送给特区政府。它是伟大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远看《航归》,上面是长方形的雕塑,下面是深红色的底座;近看它,底座像一片片梅花林,边框是镂空的。中间雕刻的是三艘帆船,正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祥云。仔细看,你会发现帆布和云朵都是镂空雕刻的,置于画中却又立体,非常神奇!它代表了香港这艘帆船,马上就要远航归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件木雕作品用料考究,工艺精湛,令人啧啧称奇。我想陆光正大师雕刻的时候一定费了很大心血,倾注了对香港的美好祝福。

人人都说点石成金,其实木头也能成为一件艺术品。我相信:如果你看到它,也会和我一样惊叹!

鲁夏瑄

篇七: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

糖画

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喜欢把糖溶化,做成各种图案,一边玩赏一边吃。他到长安游学求官的时候,太子看上了他的糖画。他才有机会见到皇上,得到升迁。回家以后,他为了纪念皇上的恩遇,就收徒传授糖画,并将它传向四方。故事中的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原料,画出各种图案,被列入中国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末,爸爸带我去河坊街寻找糖画,让我有机会近距离的观察了糖画的制作。糖画手艺人把糖块放入铜锅,开火把糖溶化。糖块慢慢地变软,溶化成糖汁,为了防止粘锅,要不停地搅拌。大气泡变成小气泡,糖的颜色变成黄褐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甜诱人的气味。诱人的香味吸引了两位德国友人,手艺人关了火,应德国小朋友的要求开始制作一个小猪佩奇。她舀了一勺浓稠的糖汁,盛满了糖汁的铁勺,像蘸满了墨汁的毛笔,在手艺人手中挥洒自如。刚开始,糖汁温度高,流动得快,手艺人的动作也快。她不停地抖放铁勺,不一会儿功夫,一条在喷水的小鲸鱼就出来了。我一看,呀,原来是佩奇的脑袋和长长的鼻子。温度逐渐变低,糖汁流动得慢了,手艺人的动作也慢了下来。她轻轻地让糖汁从铁勺里流动到铁板上,一放一顿,佩奇的裙子就穿好了。在裙子上加很多褶皱,就成了一条漂亮的百褶裙。一勺糖汁用完了,她又盛了一勺糖汁。只见她又快速地抖了两下,佩奇的两条腿就画好了。铁勺飞快地在裙子中间穿来穿去,佩奇的手和尾巴就出现了。最后,她在竹签上沾上糖汁,粘在佩奇的身上,用铁铲压实,用铲刀铲起,佩奇就大功告成了。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动作一气呵成,拿捏精准,犹如行云流水,干脆漂亮。小猪佩奇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栩栩如生。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出现能制作糖画的智能机器设备,说不定这些制作糖画的手艺人会被机器替代,但是我觉得糖画是沉淀着民族智慧的传统技艺,不应该被遗忘,值得被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朱槿

篇八: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作文

鱼皮衣

周六,我去了西溪湿地博物馆,里面展示着一套古朴雅致的民族服饰,这件衣服的衣袖、衣襟、领口都绣着云纹。整件衣服深浅不一,呈现出褐色、淡黄色和白色相间。你知道这件衣服是用什么做的吗?其实这是鱼皮做的衣服。鱼皮衣是赫哲民族中最具特色、最具标志性的服饰。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下制作鱼皮衣的过程:

第一步:要选一条比较大的鱼,比如大马哈鱼。

第二步:用手把皮拉一点点,然后用木刀往皮下面用力戳,再一点一点地剥下来。

第三步:把剥下来的鱼皮铺在木板上阴干。

第四步:用木齿锯刮掉鱼鳞。

第五步:将鱼皮洒上玉米面,然后用油袋包起来,用绳子绑好。一人把它放进木铡的凹处,一人上下铡动。经过反复地捶打、翻动、揉搓,直到鱼皮变软泛白为止。

第六步:最后用鱼皮线把鱼皮缝在一起,鱼皮衣就完成了。整个过程最快也需要七十多天才能完成。

鱼皮衣的制作是赫哲族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体现了他们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这项工艺在2006年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和传承它。

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