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我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也就注定我不属于这里,我的根不在这里,但既然我有幸来到这里,那就应该安之乐之,让它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我是外来人口,是新城南人,但对于这个小镇我并不陌生。毕竟3岁就来到这里,对于我来说,这里才有我的回忆——童年、家,还有小镇变迁发展留下的痕迹。
到现在还记得家门前的那条磕磕绊绊的黄土小路,不知道多少年了,我总是踩着它,背着小书包去上学。只不过后来村里人合资将它建成了更为宽阔的路罢了。我已将自己完全看成是当地人,唯一能反驳这点的,大概就只有户口簿上的那串地址。我喜欢这里,尤其是这里的方言。
江浙一带的方言,总是糯糯的、软软的,带着一种春天的气息,从口中吐出,像是暖风袭面,即使是一群大妈扯着喉咙跟商贩讨价还价也让我觉得亲切。现在我也能说一口地道的本地方言,尤其是与那些老人对话时,那种自豪感是从未有过的。甚至会有同学戏称我的方言说得比他都好,我的骄傲感便是来自于这方言吧。
我喜欢这里,更因为这里的人们给予我的温暖。
刚进入小学时,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脸,我的心中满是迟疑与害怕,从小就内向的我变得更安静了。不知道找谁搭话,我默默地坐在位子上盯着课桌发呆。“嗨,你怎么不说话呢,我叫小静,你叫什么?”一串可爱甜美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我转头一看,是一个胖嘟嘟的小女生,正微笑地看着我,我结结巴巴地小声回答了她。她很开朗活泼,不一会儿就和我聊起天来,本来安静的我也跟着活泼了许多。当同学们得知我不是当地人时,并没有歧视我,反而对我更加热情。我更是喜欢上了这群可爱的同学,心中最后的那一点疑虑也消失了——因为是“外来人口”,我的心中总有一份不为人知的心酸,怕被别人嘲笑、歧视,那一份落寞却也因为他们温暖的对待渐渐融化了。
不仅学校里的同学对我很友善,村子里的人也总是乐于帮助我们。他们知道外来人口在外拼搏不易,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在这陌生的地方没有亲人的慰藉,经常有几户人家在节日里请我们去吃饭,在餐桌上和我们拉家常。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年糕,那是用粳米做成的,香糯可口,村子里总会有人特地给我们送些过来。
这个小镇给了我们一家太多的恩赐,我要以新城南人的姿态生活在这里,也感谢他们接纳了我们,让我们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我希望这个美丽的小镇能蓬勃发展,我在心中为它勾画美好的蓝图,我也愿和大家一起建设它,让它变得更加美好。
这就是我热爱的第二故乡,经济迅猛发展,人情依旧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