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声响起,我从书包中找出读了大半的《聊斋志异》,轻轻翻开夹着书签的那一页。伴随着隐约的书香,我迅速投入其中。下课时间如轻烟般袅袅散去,铃声迫使阅读戛然而止,但并没有拽回早已飘的山高水远的心绪。上课时我好像在认真听讲,但大半的心思已经追着书本一去不复返……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缺,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几乎都不够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成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座右铭,也确实是解决时间不够的最好方法。毕竟我们从古至今都信奉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但将事件碎片化,填进时间的空隙也带来了完成度的下降。
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是节约时间的典型方式。我们用十分钟的时间看书,总是会意犹未尽,以至于将对书的情感和思考带入下一件事情。当事情完成之后,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回顾,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可想而知,上课应学习了解的知识记得不全,而书也无法真正的看完理解。付出了相应的时间,看似完成了许多事情,实则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也达不到节约时间的目的。
对于一件未完成的事情,我们总会不由自主的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上面。甚至在做别的更重要的事情时,也会想方设法的把它完成,从而导致了整体效率的下降。
假设每件必须要完成的事情都是不同颜色的玻璃片,那么碎片化的做事就是将玻璃磨成粉末,交叠的撒入时间的瓶子中。这样一来,大小相同的瓶子总是能装下更多的玻璃,且看起来五彩斑斓,琳琅满目。然而在这样的生活中,最后还能剩下的只是破碎的玻璃渣,拼凑不出事件本来的面目。那么做再多的事情也只是无用功。
人的精力有限,在一天之中通常只能做好几件事情,那么将每一件事完完整整的做好,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成功。贪多则不精,将时间规划、整理好,避免一心二用或者是事件的碎片化,才能将有限的事情发挥出无限的作用。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在快节奏的时代脚步下,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坚定自己的目标,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