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碎片化生活逐渐成为主流。而最具代表性的碎片化阅读也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社交平台上涌现140字的小文章;各大网站自动推送各类消息;便于阅读“头条”的软件应运而生……我们得益于碎片化,同时也受碎片化干扰。
碎片化阅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刻。但是现在很多碎片化文章内容浮浅,它们通过调动人们的好奇心理来博取关注。曾经有过一个报道:一个常刷朋友圈的人,用一周时间看的字数相当于看一篇中篇小说。但回头一想,却记不起自己看过任何有意义的内容。试想,如果一个人不能获取丰富,有价值的“精神粮食”,反被冗杂而浮浅的信息扰乱头脑,那么这个人便无法进行有深度的思考。而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变得浮浅、浮躁,那么这个人的人生价值便也难以实现。其中危害之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我们不可置否的是,虽然碎片化信息良莠不齐,但它的确方便快捷。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追求像从前一般“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的生活未免太过特立独行。因此这种模式高度符合现代化生活。
更重要的是,碎片化阅读丰富了信息渠道,相比于之前人们只能通过报纸或新闻联播得知某一领域的事件,碎片化可以使我们快速得知社会热点问题。
但是为什么人们对碎片化的争议如此之大?为什么许多人认为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呢?在我看来,原罪在人。人们错把快节奏生活当作自己心浮气躁的借口,将碎片化的高速发展作为自己定力不够的理由。而这往往彰显了自己力量的有限和目标的浅薄。有的人即便身处快节奏的生活中,仍然愿意认真挑选,仔细阅读。而有的人却将碎片化阅读当做一种娱乐和消遣,心浮气躁,定力不够,任何文章都只会匆匆一看,哈哈一笑,然后扭头就走,到头来还要将罪过归咎于碎片化。真正做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人并不会感受到碎片化的不利影响。
更重要的一点是,许多人盲目从众,朝三暮四,不懂撷英荟萃,即便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文章也都一并收入囊中。这时,人的大脑便像一个杂货铺,其中不仅有许多没有分门别类的商品,甚至还有过期变质的商品。
那么,我们身处碎片化的浪潮中,又如何做到趋利避害,从容置身于“碎片化时代”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自己浏览文章的目的。一个人的目标越明确,定力就越坚定,不会被琳琅满目的诱惑吸引。高尔基有一句名言:“志在顶峰的人,决不会因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攀登的脚步。”人生如此,应对碎片化也是如此。
而确定好浏览文章的目的后,我们应该学会做到沙中拾贝,鱼目择珠。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至今仍极具现实意义。面对良莠不齐的众多碎片化文章,我们应该保持头脑客观,意志坚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真正有益于自己的文章。顶级香精需要经过众多繁杂的工序,从大量原材料中提取精华,舍弃次品,才能炼出为世人称道的香。面对碎片化也是如此,只有拒绝盲从,学会选择,才能在海量信息中明辨是非,才不会导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的尴尬局面。诚然,去其糟粕,进行精确选择的过程会很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在碎片化潮流下找到“安身之所”。何况,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不是吗?
在碎片化浪潮下,我们应冷静客观地对待碎片化阅读和整个碎片化时代对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应当保持足够的定力,做到沙中拾贝,鱼目择珠,才能使自己在碎片化时代保持一份完整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