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曾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可见“礼”的重要性。
从周公创建礼乐以来而使国家得以安乐,到“五经”中《礼记》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无不说明着“礼”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它超越了历史,跨越千年来到现代社会——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但是礼仪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新闻中,国家元首会面时,哪一个不是面带微笑与对方握手问候呢?无论国宴家宴,你有见过哪个人翘起“二郎腿”,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呢?那岂不可笑!
由此可见,礼仪所表现的是这个现代社会的形象,是一种文明。人们见面问好或者在公共场所对个人行为的克制,就是一种礼仪。人们对个人行为的控制力越高,也就表示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
不仅如此,礼仪还表达着个人的修养与魅力,是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评价标准。看孔子生前,尊师重道、亦为人师表。他曾为自己的老师服丧,这是他尊师;他教化弟子三千,这是他重道。在孔子去世后,子贡为他守墓三年,这是对他为人师表的肯定,也是他个人魅力的彰显。孔子之礼在于他的身修,子贡之礼在于他的心泰,历史早已证明,他们是因有礼仪而名芳千古,教化后人,无论时代怎样变化,他们的存在都给人以启示与震撼。
既说礼不可废,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礼,即礼让他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的目光。当流水路过山石,它懂得避让而能顺河奔流向海;当山石遇上流水,它懂得礼待流水,只是静静等待流水离开,并不阻挡,因而他能屹立不倒,不至于被愤怒的流水冲走。他们相互礼遇对方,因而创造了山与水的性格,引得迁客骚人为此着迷,竞相描摹。
人亦如此,若是有阻碍自己去路的,大可微微一笑绕道而行;若是有吵闹自己安静的,何不同样一笑,任其在自己身边。这样的礼让既是修炼自己,同样也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提醒他人,还能赢得他人的礼待,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当今社会正不断发展着,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永远不可摆脱礼的“束缚”那么,那么,就把礼仪深植心底吧,让自己成为一个泰然有礼的人,并感染身边的人,长此以往,何愁家不大,国不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