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不是他的经历,铮铮硬骨,不在他身上过多显露,他不曾立烽火台上遥望军兵长征,却立于青山上静听鸟语啁啾。
对于勇抗贼兵,他不曾做过。他的心却已把敌兵燃烧殆尽。他的笔锋尖锐刺人心,却隐藏于静美的文篇中。他的笔锋转折,历史匆匆流转之下,道不完烈火焚烧与愤恨。他是灵魂诗者,写下苍翠的诗句,却燃烧万人的心。我曾耽于他诗中的心境,却不知他曾热血写下诗篇。他就是泰戈尔。
罗宾德拉那特·泰戈尔是一名印度诗人。他年少有为,十四岁发表叙事诗《野花》,在长达1600行中那未说尽的诗意,是泰翁早期并不成熟却充溢着虚怀若谷的精神的一首诗,它以喜马拉雅山为背景,尽管全诗巳散失剩下两句待,却令人感到残缺之美。
泰戈尔自早便植根于印度政治思潮中,浸润着文艺传统,在种种熏陶下成才,使他在“文学”这漫漫大海中游弋。
泰戈尔在英国学习时,虽对法律兴趣萦然,却因文学才赋,被英国授与“爵士”称号。尽管如此,泰戈尔仍不忘本,参加反英运动,以诗歌抨击、抗议殖民者,使他们退出印度,却因各种原因退隐了。
1919年,英国与印度通过“罗拉特法案”,并造成了“阿姆利则残案”,泰戈尔作为社会活动家,毅然放弃英国授与自己的“爵士称号,从此面对现实。他希望印度能独立,成为一个“站起来”的国家,他深信祖国必会重生。
泰戈尔用诗歌控诉英国在印度所作,用诗歌谴责英国的法西斯主义的猖獗,泰戈尔用自己的革命热情,写下《文明的危机》后长眠于世。泰戈尔,他曾是一个亚洲诺贝尔文学奖之先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泰戈尔用他深邃的宁静的精神把一切轰鸣淹没,用他自然的宁谧,与自然融为一体,驰想高远。在他眼中,有限与无限,生与死都并非诗能言尽。
他是一个英雄,他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反法西斯主义,泰翁深切关心印度乃世界的斗争,他老而弥坚,壮心不巳,用风烛残年所剩最后的笔墨,倾注于反抗殖民与分享美学中,在那个充满斗争的世界里,泰戈尔自然流露、热情奔放,因为他把一生的诗,奉献给了人民。泰戈尔热爱人民,嘲笑敌人,从不浪掷一切笔墨,各民族的人民在他们的心灵中因为你而征服了恐惧。你,为了善,为了真,为了心灵的永恒。
“当我人亡声绝的时候,我的歌将在你生机勃勃的心里说话。”泰翁,当你没有思想肉身埋入土中,我将永远对你吟咏,我知道,你的歌在我心中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