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上有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古以来,就是有“群”这个概念的。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就成为了群。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被划分在一个类群里的人自然有着相近的价值观,他们会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即便他们互不相识,也会有一种深深地心理认同感。于是,每一个群体都有了各自的特点以及文化。且不论这些“群”的性质,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每一个“群”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作:刺客。他们的人生信条就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不是杀人不眨眼的杀手,而是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士人。他们有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为了心中的正义,为了报答恩情,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我想,这正是一种侠义精神的体现。专诸,聂政,要离,荆轲……令人不禁想起那易水河畔的送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尽管他们大多数最后成为了悲情英雄,但他们的精神足以令后人敬仰。正是这样的一群人,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用侠义行走江湖,用信仰点缀生命。而这也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品质。在这个下限不断被刷新的时代,在这个遇见摔倒的老人都要考虑扶不扶的时代,在这个贪官污吏遍地都是的时代,人们缺失的正是一种信仰。我不知道现在国人的信仰是什么。当信仰鬼神、信仰孔孟早已成为过去,也许当下功名利禄才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东西。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优越的生活,可道德素养的滞后不前,正是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最大的悲哀。这个社会就是一个“群”,充斥着铜臭味的群,“群”里的人们在金钱的海洋里苦苦挣扎。但我相信,美好的东西不会消失,终有一天我们会找回自己的信仰,不再去触碰道德的底线,不再只为了名利而生活在痛苦之中。
还有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正如千百年前的百家争鸣,那就是民国。在那样一个新旧思潮相碰撞的年代,在那些战乱四起,动荡不安的岁月,在那个希望与绝望混杂的时代,大师辈出,百花齐放。这些向往光明、批判现实的文人们组成了一个群体,坚守自己心灵的家园。那样的一个群实在是令人神往。鲁迅用他犀利的文字唤醒麻木的世人,胡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推行新文化,徐志摩用他动人的笔触书写一幕幕感动。他们,有着他们的思想、理想和梦想。但是,那样的一个时代已一去不返。有人说,这是个没有诗、也没有诗人的时代。思想的禁锢是最重要的原因。社会的压力,生活的无奈,让人们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文化被当成商品消费,传统文化落寞,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年轻人。各种文化名人在网上的骂战接连不断的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各种低俗、无趣的言论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的群里,每个人都在不断修改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就这么迷失了自己。
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信息爆炸以及信息的高速流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人们以为信息的交流会使人们的意识形态趋向一致,但恰恰相反,人们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鼓励的“群”,即小众的即时交流平台。人群和人群之间正在不共享同一个文化系统。就像你不是李毅吧的人,你就不理解屌丝的含义;你没有玩过网游,就不可能在游戏群里混下去。去中心化之越来越强调个人的价值以及感受,而“群”就可以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强有力的连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及价值。但是每一个社群对于自我的定位是不同的,也就导致了“群”与“群”之间的连接弱化,群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被孤立了的。所以,群文化有利也有弊,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优势而又避免它群所带来的问题,成为了未来“群”发展的主要方向。
古往今来,“群”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不同的含义,折射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而随着群文化的发展,这个社会也在随着“群”进步。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群”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唯有不断的发展并丰富群文化,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社会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