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介绍美食的书,第一个想到的当属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所写——《那些忘不了的人间美味》。这位最会玩的大家在书中提到许多令人沉醉的美食,却忘了我心中的烤白玉。
说是烤白玉,它的外形与白玉却沾不上边,甚至是截然相反。它从柴火灰中出来,外表又胖又黑,剥去表皮,确是暖黄香甜的,散发着特有的香味,让我垂涎。不用再猜谜了,烤白玉其实就是烤红薯。
在外婆家吃到在柴火灰中烤出来的红薯,是我小时候的最爱。且不说红薯的种种营养价值,单是这味道就可以让我对它念念不忘。牵着妈妈的手,走在街头,闻到这股熟悉的香味就走不动路,呆呆地立在那,直直地望向卖烤红薯的小贩,也听不到妈妈的呼唤。可妈妈总不给我买,说什么不卫生,然而在幼时的我看来,她就是在找各种理由搪塞我,于是我总是要闹一番小性子,叫着喊着就要吃。终于还是没有吃到,我在怨念中被妈妈抱走。
后来长大了,看到种种关于街头烤红薯的新闻介绍,说装它的桶子是化工油漆桶,它上面长了黑斑产生了毒素,黑心商家却依然贩卖等等。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自己也没有买过。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我一直深深记得这股香甜,想着总有一天要吃。
过年回到外婆家,那天外婆问我早餐想吃什么,我终于等到机会,问外婆家里有没有红薯。外婆怕我自己烤不熟,就给了我5个小红薯。于是,我坐在火炕边,将它们埋在靠近火源的柴火灰中,时不时扒拉出来察看,生怕它糊了或者没有被加热。渐渐的,熟悉的香甜味钻进我的鼻子,愈发浓郁。我满怀着激动,看到它们一点一点地变得松软。我忍不住地拿起一个,轻轻拍去上面的柴火灰,对着它吹气,让它不会烫舌。剥开它,一口咬下金黄,满嘴的甜,满心的幸福。可是它太小了,三两口就吃完了,我有些意犹未尽,吧咋着嘴,手诚实地向另一个小红薯伸去……就这样,一个上午,悠哉游哉地,这儿晃一会,那儿玩一会,时不时回到火炕边吃个红薯,到中午5个红薯就只剩1个了……妈妈打趣我说这次吃的过瘾了吧,居然还记得留一个给别人吃,不容易啊!我尴尬地笑笑,不说话。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认为这样平凡的它也是人间美味。但无论何时何地,它总是我心中最有味道的烤白玉,晶莹剔透,泛着家乡泥土色的光泽。